城口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复函
城口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第84号提案的复函
王道成委员:
您提出《关于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康养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康养产业将在未来20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成为各地提升经济发展的特色发展模式之一。作为康养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康养旅游,将传统大众的休闲观光游上升到修身养性的旅居度假游,将物质层面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对生命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依托我县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日渐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我县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一、我县康养产业发展主要思路
在康养产业发展上,我县结合县域实际条件,立足当前医疗、交通、文化、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条件,坚持健康身心、修身养性的原则,着力在山地生态康养、中医药康养、避暑纳凉康养三方面做文章。
(一)山地生态康养
依托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县域山地资源,充分利用绵延群峰、幽幽峡谷、清澈小溪、苍翠茂林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挖掘县域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宜人的优势,释放25000个/cm³的负氧离子和高达75%的森林覆盖率生态潜力,以青少年为发展对象大力发展山地运动、户外运动、体育赛事,以形成“综合性生态康养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住宿、生态土特产品、生态康养农产品,带动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二)中医药康养
利用“两种两养”全县主导产业——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中药养生相结合,推出一批以城口天麻、细辛等城口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充分发挥药食同源的特色,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功能食品。挖掘中医药景观,提升中医药观赏价值,通过培植中草药种植园为游客提供身心健康服务,不断做大做强打好中医药康养。
(三)避暑纳凉康养
集中发展夏季避暑休闲游,将传统避暑纳凉地进行创新升级,面向重庆、达州、万州、开州等主要客源地,大力宣扬城口“天然氧吧”“重庆凉都”的旅游噱头,指导旅行社结合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出独特的避暑纳凉旅游线路,指导森林人家等避暑纳凉旅游住宿企业升级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做好标准化服务,打造星级民宿,做齐做精做优“吃住行游购娱”各旅游要素产业,让游客在避暑纳凉的同时购得多,玩的好。
二、我县康养产业下一步发展方向
(一)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要坚持以项目为引领,以“中国西部智慧康养中心”“亢谷康体中心”为标杆项目,打响全县生态康养牌。依托城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生态资源,构建原生态体验农庄、生态酒店、生态住宿,配套完善各种生态养老、生态养生、生态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综合性生态康养产业,依托原生态有机、健康无污染的种养殖条件,大力宣传推广土鸡、土蜂蜜等生态土特产品,不断做大做强生态康养农产品,不断延伸生态康养产业链。
(二)做好康养产品开发
要因地制宜做好康养产品开发。一是开发好山地康养产品。要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目标对象,围绕这一群体的教育、体育、旅游等康养需求发展康养产业,依托城口独特的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登山徒步、山地攀岩、山地赛车等山地运动,发展游泳、漂流、垂钓等水上运动,发展户外探险、户外露营、户外瑜伽等户外体育运动,发展滑雪、滑草、马拉松等体育赛事运动。二是开发好中医药康养产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要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打造一系列业态集合,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功能食品。
(三)加快康养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快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康养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道路交通、康养住宿的发展,指导森林人家等避暑纳凉旅游住宿企业升级完善康养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做好标准化服务,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因素融入进康养基础设施建设中,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
此复函已经牟必韬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卡,并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何汶芹
联系电话:17347703761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1年7月26日
渝公网安备 5002290250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