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24号委员提案的复函
康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户外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县教育的关注与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充分说明您非常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对此,我委深表感激。
关于户外教育,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一是制定劳动教育“大菜单”。印发《城口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城口县劳动教育“五生”课程体系》,围绕生产、生活、生存、生命、生态五个领域丰富和提炼劳动教育形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形成“一校一案”“一校一策”。二是落实劳动教育“必修课”。各中小学严格按照中小学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一二年级每周校外劳动教育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教中心不少于16学时的要求,扎实开展劳动教育。三是开设劳动教育“选修课”。各校要组织开发涵盖家务、手工等内容的校本课程,编写符合劳动教育要求的校本教材,不断丰富劳动课程内涵,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同时,采用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
二、拓宽校园内外教育渠道
一是建好校内劳动场所。各校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校园闲置角落、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打造“绿化小园”“种植示范园”“农耕实践”等校内劳动教育主题实践场所。截至目前,全县学校有校内劳动基地的26所,今年,我们还将每校打造1—2个劳动教育特色品牌,重点打造3—5所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二是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各中小学充分利用家委会作用,邀请家长担任劳动教育指导师,定期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培训,引导家庭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让不同阶段的孩子每学期掌握1到2项生活技能和家务劳动技能。三是开辟校外劳动基地。各中小学主动与当地政府、社区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府、社区支持,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闲置土地开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县级基地3个。四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县内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有利条件。在家长、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统筹组织学生分阶段分批次到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锻炼。县委、县政府今年专门安排了458万元劳动教育专项资金,对孤儿、家庭困难学生等不同群体参与劳动实践给予相应补助。截至目前参与人数已达4000余人,到年底将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
认真组织教育教学,强力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县教委要求学校开足体育课时,认真拟定体育教育教学计划,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小学初中每周4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组织全体教师(包含体育教师)参加课程标准考试,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制度,并将学校体育考勤放入学生个人档案中。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规范高效,坚持每年举办校级运动会2次(上半年田径运动会、下半年球类运动会);每年举办县级球类比赛1次(足球和篮球比赛一年一轮换);每三年举办县级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1次。许多学校还开设有多样体育项目:比如沿河小学的快板,高燕二小的篮球技能操,双河小学的狮子舞,重师城口附中的搏击健美操等。丰富的户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督促各校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加强体育教育、办好运动会,以赛促练;强化课后服务社团管理等工作,深入推进“双减”落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县教育工作的关心,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唐真兴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卡,并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汪芝荣
联系电话:13609449100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教育委员会
2022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