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1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8-02

城口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01号代表

建议的复函

何九明代表:

您提出《关于加大人财物投入将中心卫生院建设成为片区医疗中心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为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全面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近5年来,我委按照上级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任务。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有地方看病。在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建设的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投入5.3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配置。新建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县疾控中心、县精卫中心、明中、沿河、周溪、河鱼等卫生院并完成搬迁;完成高观、修齐等13个乡镇卫生院的维修改造;新增业务用户6.5万余平方米,维修治平乡卫生院已启动三通一平建设,巴山中心卫生院已开展选址规划;完成12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出台制度性保障政策,村卫生室管理进一步规范。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实现有医生看病。管理队伍逐步实现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医务人员队伍不断加强,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断改善,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员总量达到135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为1097人,占81.1%。大专及以上学历640人,中级及以上148人,执业助理及以上353人,执业护士443人,检验士36人,药剂士35人,医务人员数量和结构有了明显优化。三是医疗设备配置不断提高,实现有设备看病。县级医院配置核磁共振、80排CT、DSA等高新数字化医疗设备,设置负压手术室和负压病房,配置负压120救护车,医疗设备总值超过2亿元。县疾控中心投资2000多万元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为乡镇卫生院购置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等数字化医疗设备,利用科技兴医提升防病治病能力。四是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实现就近看得好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到65.3%,九成患者留在县域内,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药占比大幅降低,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明显减轻。

“十四五”时期,全县卫生健康事业仍处于打基础和抓突破的重要发展时期。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全心全意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意识,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一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县作为医共体“三通”建设试点县,根据上级要求,我县聚焦“医通、人通、财通”,逐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统筹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坚持公益、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攻防并重、整合发展”思路,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二是推进医疗机构等级创建。以医疗卫生机构等级创建为抓手,夯实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县级创建等级医院和等级中心,乡镇创建等级卫生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示范中心,村级创建星级卫生室,从而大幅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今年确定7家中心卫生院及4家一般卫生院开展等级创建,并于6月聘请市内评审专家到城口开展相关培训,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参培,高质量推动创建工作。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力度。聚焦配好管好用好医疗设备,提高看准病用对药的能力。强化县级医疗机构和中心卫生院设备配置,今年规划在6个中心卫生院及3个人口较多的镇卫生院配置CT,破解设备严重短缺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形成“乡镇检查、县级诊断和县级检查、市级诊断”的服务格局。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针对编制总量不足现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落实“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制度、建立高级职称评定激励机制、业务管理实现互派联动、加强在岗培训等工作。我们将通过推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不断巩固完善“三建好”“三达标”“三合格”,不断提高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设备看病的水平,实现看得上、看得好、看得起病。

此复函已经庞飞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单位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于敏

联系电话:59225051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8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