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7号代表建议的复函

日期:2021-07-15

尊敬的耿宜华代表:

您提出《关于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一是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村规划编制、农村垃圾治理等7项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村容面貌得到较大改观。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3%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0.2%,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830户。二是有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印发《城口县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工作,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2.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8%,累计完成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94.27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三是全面落实河长制、路长制,率先实施天然河流10年禁渔管理。完成营造林改造1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2%四是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指导乡镇(街道)依托现有农业产业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河鱼乡以城口山地鸡资源为依托,打造城口山地鸡小镇;蓼子乡以冷水鱼为依托,实施冷水鱼综合开发项目;岚天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打造休闲农业研学基地、特色农业观光园和农事体验园;以修齐镇(城口老腊肉、食用菌)和高观镇(核桃)为主的城口山地特色种养产业园申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市级产业强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燕场镇供水工程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基本完成主管网的铺设,完成水厂场地平整,完成总工程量的50%,高燕镇国丰村供水工程等3处供水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待项目资金到位后即可实施工程建设。六是猫巴道路已纳入县交通局2021年道路拓宽规划。

二、关于开展良田好地治理项目的建议

一是制定《城口县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逐地块制定复耕复种措施,计划投入财政资金120万元,支持农户、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工商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利用撂荒地,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实际种粮农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印发《2021年城口县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城口县耕地地力保护和种粮大户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程序,做好宣传发动,充分保障种粮农户利益,激发农业生产内生动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2025年)修编,全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我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6.3万亩,2021年计划再建0.8万亩。

三、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建议

一是以“政策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出台《关于实施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城口县乡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扶持政策(2021年)》《城口县茶叶产业提升行动计划》(20212025年)《城口县茶叶产业扶持政策(2021年)》等文件,形成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以“六个示范”为标准,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我县“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发展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或有基础有规模有效益并经县级备案同意的中蜂、核桃、茶叶、笋竹、草食牲畜、冷水鱼等区域性特色产业,结合乡镇(街道)自身意愿和产业发展定位,选择优势较明显的2个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从产业适度规模示范、品种品质品牌示范、联农带农机制示范、农户诚信参与示范、良好金融生态示范、防范产业风险示范等六个方面谋划和申报“十四五”乡村振兴五年项目库。截至目前,2021年产业提升示范基地项目入库396635.58万元,已安排项目142006.5万元。8个乡镇(街道)已报送乡村振兴五年项目库,占比32%。强化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全过程管理和拉链评比,4月份组织开展了茶叶产业拉链评比活动。2021年申报农产品加工市级示范企业5家,申报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是以“8+5工作专班”为载体,推动政策落地落实。成立8支乡村特色产业提升指导组,分片区蹲点服务乡镇(街道)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工作,宣讲产业提升政策和指导项目的全过程实施,共同分析、研判、解决产业发展等问题。组建“两种两养”及茶业5个工作专班,聚力推进县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作,推动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中药材、食用菌和茶叶产业规划布局和提升行动计划落地,发挥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负责乡村产业项目、有关实施方案等的业务审查把关和围绕农业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四是以“双百培育”为重点,提高生产组织能力。开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双百”培育提升行动,组成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培育提升辅导团,分别培育家庭农场100个以上和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100个以上,对全县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实行“一对一”辅导服务。截至目前,备案农民合作144家、家庭农场245家。

四、关于加大农村文化发展的建议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身边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身边人,推选“中国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20名,评选表彰“好婆媳”“好邻居”“好乡贤”等900余名,表彰“脱贫致富光荣户”1612户。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1.2万余场,累计开展理论宣讲1000余场次。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县级非遗项目达到93项,市级非遗项目达到12项。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培训人员,紧紧围绕“两种两养”和茶叶产业开展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在庙坝镇香溪村组织茶叶种植大户、茶叶深加工户、农村致富能手50余人参加了茶叶技术培训,在高观镇蒲池村组织农村致富能手、食用菌种植人员60余人参加了食用菌技术培训。三是创建5个“一村一品”示范项目,完成老城口系列丛书的编制工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成2个乡和12个村(社区)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开展遏制“大操大办”、破除“愚昧低俗”和纠治“不尊不孝”专项行动370余次。加大“新农村新生活”建设,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超市运行,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开展了“清洁户”评选活动,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000余次,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与我单位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人:林后宇

联系电话:19923066269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171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