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信息>数据解读

[ 索引号 ]11500229771767293X/2024-00006 [ 发文字号 ]无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 ]城口县统计局 [ 主题分类 ]统计 [ 成文日期 ]2024-03-07 [ 发布日期 ]2024-03-07 [ 体裁分类 ]统计分析

2023年县域经济运行分析

2023年县域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3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经济下行压力,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县一城一枢纽建设,强县富民和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县域经济运行趋势回升向好。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2.4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居全市第26位,渝东北第9位,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1个百分点,低于年度目标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39.2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为19.1:26.8:54.1

一、2023年县域经济运行主要情况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2.62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达到14.5%0.9个百分点。从主要农畜产品看,全年粮食、蔬菜和中药材等产量分别达到9.27万吨、7.3万吨和2.0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3.4%3.2%1.8%;生猪和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5.62万头和276.26万只,分别同比增长9.0%5.2%,牛和羊出栏分别达到0.44万头和7.42万头,分别同比下降7.5%16.9%

(二)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速居全市和渝东北片区第2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制造业同比下降5.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3.6%;从主要产品看,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水力发电、电力供应和天然气生产供应产值分别同比增长43.6%99.1%4.3%8.4%

(三)建筑业深度下行。受历史基数大、本地原有注册地在库建筑企业资质等级较低及中铁十二局重庆公司等企业引进滞后等因素影响,注册地建筑业总产值同比下降16.8%,增速较前三季度回升13.3个百分点。从新入统企业看,2023年新入库13家企业实现产值2.42亿元,占全县32.32%,反映出原在库注册地建筑业企业承揽项目较少,对全县建筑业经济总量增长贡献不足。

(四)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力分别达到54.5%3.3个百分点,对2023年县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起到了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1.商贸市场较快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9亿元,同比增长6.0%;商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其中全县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完成21.08亿元、13.43亿元、2.41亿元和3.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6%9.0%3.9%8.2%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势较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全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和邮政业务总量分别同比增长7.8%17.7%3.金融业高位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存款和贷款余额增速分别达到8.5%14.3%4.房地产开发低迷运行。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6.6%,受全年房地产业开发遇冷并持续低迷的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62.7%,房地产业呈持续深度下行趋势;5.其他服务业增长稳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规上租赁和商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2%4.6%4.6%4.6%6.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高位增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投入的带动下,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同比增长10.2%,增加值同比增长10.3%。三产业中商贸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结构占比为14.9:3.8:19.9:7.5:52.8:1.1,其他服务业占比较去年缩小1.0个百分点,主要是营利性服务业要快于非营利性服务业,实体经济的经营形势逐渐恢复向好,规模有所扩大。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43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9.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0%,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6.8%;分产业看,一、二、三产分别同比增长15.6%35.1%2.7%

(六)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同比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达到12629元和4701元,占比分别达到54.0%20.0%,是支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38元,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94元,同比增长7.0%,增速低于全市0.8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2.51:1,较去年缩小0.07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34元,同比增长5.2%

二、当前县域经济运行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一产业发展短板突出。一是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2023年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为52.1:12.9:34.0:1.0,其中农业结构较去年扩大1.9个百分点,牧业结构较去年缩小2.4个百分点,目前全县农业生产以农户家庭生产为主,靠天吃饭的现状较为突出,设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播种面积和单产相对稳定,不可能长期持续增加和增长,农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总量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扩大和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二是畜牧业生产受市场波动制约明显。在猪周期影响下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养猪户补栏意愿,山地鸡受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下县外市场拓展困难,畜牧产品规模化加工全产业链还未真正形成,畜牧业饲养规模持续扩大的支撑动力不足。2023年四季度登记核实时生猪和家禽大型养殖户仅有72家和11家,分别较年初清查摸底减少15家和3家,反映生猪和家禽大型养殖户经营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规模养殖户没有实质性增加;2023年除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6.3%以外,牛羊禽存栏分别同比下降28.4%29.1%9.9%,牛和羊出栏分别同比下降7.5%16.9%,家禽、牛和羊的养殖规模呈持续较快萎缩的趋势,畜牧业生产还不稳定。

(二)二产业持续增长动力不强。工业方面: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优。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规上水力发电产值同比增长99.1%,主要是在2022年水力发电受高温干旱影响,产值同比下降46.6%的低基数下形成的恢复性高增长,该行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个百分点,而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020.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8%,低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速40.0个百分点,反映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主导产业动力不足。现有工业产业中仅绿色食品和现代中药产业初具规模,规上工业产值分别达到1.67亿元和4.10亿元,但中药材加工以初加工为主,存在效益偏低的问题;清洁能源和绿色建材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规上水力发电产值达到2.12亿元,光伏和风电项目还未达规入统,绿色建材生产线还未建成投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三是新升规企业质量不高。2023年新升规工业企业7家,其中4家企业临界升规,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较低。同时,部分新升规企业稳定性不高,部分企业新升规入库第二年停产退库,对当期规上工业增长造成影响。建筑业方面:一是季度间注册地建筑业生产不稳定,数据波动较大。2023年注册地建筑业分季度产值分别实现1.40亿元、0.56亿元、1.33亿元和4.20亿元,季度之间环比增速波动性较大,反映出注册地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不高,承揽项目建设能力弱,生产经营不稳定;二是建筑业占比扩大,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力加大。2023年建筑业增加值14.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9.4%,仅次于其他服务业(28.5%),注册地建筑业产值和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变动将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增长趋势,加之房地产开发持续低迷会影响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注册地建筑业企业承揽项目,可能对建筑业稳定增长形成制约。

(三)三产运行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是消费市场供给不足。在城开高速通车后外部虹吸效应下、电商对本地实体店冲击下,上下行逆差进一步加大,形成恶性循环,全县以传统经营为主的消费市场整体下行。名豪商业综合体招商引资市场开拓不足,地标性消费场地建设缓慢,本地消费品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高品质生活服务和高端生产技术服务为代表的新型服务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中高端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消费市场和服务市场持续增长;二是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难度加大。2023年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的高增长形成高基数进一步加大制约力度,其中金融业中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存贷款余额创历史新高306.70亿元,高基数极有可能导致发展增速放缓,对县域经济的拉动必然减弱。

三、2024年经济工作建议

2024年,县域经济发展仍将面对复杂多变且下行压力较大的困难局面,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强协作配合,狠抓产业发展,深化助企纾困,提振发展信心,形成经济增长合力。

(一)聚焦产业要素,壮大产业体系。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稳定一产。围绕一主两辅多支撑特色产业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用好用活用实产业扶持政策及配套资金,深度打造城口老腊肉一主、中药材、城口山地鸡两辅和食用菌、核桃、茶叶等多支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持续抓好产业集群及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农户发展模式,形成以大带小互促共赢发展格局。二是加强产业集群联动,强大二产。围绕园区开发区改革,坚持强链补链,持续推进大巴山三谷建设,升级壮大绿色食品、现代中药、清洁能源和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聚焦投产达产关键环节,推动工业经济稳存量、扩增量,逐步夯实工业经济持续高位增长的基础;围绕项目引进推进,严格落实政府投资项目三张清单,持续深化落实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聚焦小县大城试点,加快东部新区、保障性住房及政府债券项目的包装建设,同时持续梳理在库建筑业企业承揽项目情况,指导企业承接项目建设。三是完善县域服务体系,做优三产。围绕地标性消费地建设,加快名豪商业综合体整体招商和统一运营管理,逐步完善大宗商品和中高端消费市场,健全县域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夏避暑消费服务水平和承接能力,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同时培育壮大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活跃县内消费市场;持续深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保障工作,推进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企业流动贷等融资优惠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二)挖掘市场潜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围绕产业发展,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落实临规企业生产经营服务工作,推动扶持企业升规升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二是坚持目标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特色产业优势资源集约发展,提高产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产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抓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一是分行业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人员包乡镇街道方式,开展一对一宣传引导和财务指导,特别加强对工业和建筑业的指导,确保每一个普查对象全面、真实、准确提供普查数据。二是抓好企业年度数据报送,各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关注四上企业生产情况,进一步加强工作督促和业务指导,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数据上报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