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沿河乡人民政府
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县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创造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党政履行第一责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力推动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工作。沿河乡党委、政府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由乡指挥长、常务副指挥长带头抓、亲自抓,实时监督的方式进行履职。全年开展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4次,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12次,集中观看法治警示教育片4次,村党支部集中开展20余次,将学习要点精神传达至各网格党员,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及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观念、法律素质。为依法治县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开展普法知识讲座4次,参加人数达1500余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00余份,张贴各种宣传标语20幅;聘请法律顾问2名,开展法律讲座2次;开展党小组会、院坝会、社员会、大网格、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信反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252余场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极大的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为依法治县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加强执法监督职能。推进乡“一支队伍管执法”。稳妥推进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理的行政执法事编制乡具体实施的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梳理法定职责清单200项,向社会公布后组织实施。切实做好“141”工作与沿河乡“院落自治”,“解纷工作法”的融合,提炼总结基层智治中的经验做法,努力形成具有沿河辨识度的党建品牌,打造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现实案例和场景。同时加强对各类执法行为的监督,建立了健全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5名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集中培训4次;严格依法行政,注重执法质量和效率,开展执法检查398次,联合派出所、交巡警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10次;下达执法文书30件,处罚罚金2.2万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点赞和支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不涉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受理点,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定期公开政务信息,明确申请公开的受理标准,规范申请公开的办理流程,全年在政府网站公开各类信息180余条。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将村委会收支、村干部工资等资料在政务信息公开栏公开,接受监督。
(四)加强法治保障体系。沿河乡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做好法治工作,加强与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依法治县的各项工作,制定了“三官一律公示栏”及工作要求,协调疑难事件2件。开展41名“法律明白人”培训4次,坚持每日村居法务微信小程序学习,人均学分超过400分,上传法律服务日志167次。组织群众注册村居法律顾问400余人;开展乡村两级干部法治考试参考率达100%。为沿河乡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五)加强调处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基层治理风险预警防范。强化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健全完善“一中心四板块一网络”基层智治体系,健全完善基层调解组织网络,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43件,涉及当事人506人,其中疑难纠纷41件,边界纠纷5件,一般纠纷276件,口头纠纷54件,达成书面协议41件,涉及资金30.64万元。调处率达98%。同时,还加强了打击黑恶势力、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切实推进平安乡建设。成功防止了民转刑事件、群体性事件,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效果不够。法治宣传工作还存在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够的问题。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投入不够,宣传活动的范围和形式比较单一,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建言不多。虽然沿河乡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但在法规制定过程中提供的建设性意见方面还很少,有些规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三)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沿河乡在执法监督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监督力度不够大,对执法行为的监管不够及时。
(四)法治保障工作存在短板。在法治建设方面的经费、人员、场所等保障不足,专业人员缺乏,执法队没有专职执法人员,难以胜任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法律明白人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普法培训较少,对法律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准确。
(五)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还是比较依赖传统的方法,缺乏创新思维和灵活的应对能力,运用互联网+执法不够熟练。
三、2024年主要工作思路和打算
(一)提升法治意识。一是狠抓责任落实。加强法治教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抓好宣传教育。重点做好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积极推广重庆村居法律顾问小程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让群众知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强化行政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通过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规范执法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执法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执法工作监督,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和违法执法行为联合处理机制,增强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为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建设总体目标,充分利用现有在编人员,增加执法工作力量,加强执法人员培训,适应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