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公益“小岗位”托稳民生“大幸福”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升级到Internet Explorer 9及以上版本或者安装Chrome内核浏览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查看详情
更换或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最佳体验。
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会有安全风险且无法正常显示。建议您升级或使用其他浏览器。
若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作情况
沿河:公益“小岗位”托稳民生“大幸福”
沿河:公益“小岗位”托稳民生“大幸福”
近年来,沿河乡紧跟上级乡村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开发要求,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精准施策、规范管理,全力选好管好用好岗位资源,让“公益小岗位” 托底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确保公益性岗位发挥实效,沿河乡坚持“严格标准、精准开发”、“划片定责、定向考核”、“谁使用、谁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公益性岗位管理考核机制。各村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在岗履职、日常出勤、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管理和月度考核,对不胜任岗位要求或履职情况较差的人员及时按程序调整,坚决杜绝出现“空岗、顶岗、替岗、代岗”现象,有效提升了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
“自从当上村里的护路员,负责村组道路清扫,不仅在家门口有了份稳定收入,补贴家用,还能为咱村的环境卫生出份力,心里特别高兴!”谈及自己的工作,沿河乡联坪村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刘某高兴地说道。
“我们村目前有公益性岗位人员39名,主要安置在环境维护、护路等岗位上。政府开发这些岗位解决了村里部分困难群众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大难题,是一项暖民心、惠民生的好政策。”沿河乡红岩村党支部书记张履军深有感触地说道。
下一步,沿河乡将继续在管好、用好公益岗位上多措并举,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把公益性岗位打造成一支立足公益、服务家乡的多面性、全能化队伍,让更多村民的生活充满“新希望”。
通讯员:肖柳 李帮娟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城口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城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讯地址: 重庆市城口县葛城街道土城路北门口1号
联系电话:12345(便民服务热线一号通) 023-59212345(网站技术维护)
网站标识码 5002290001 ICP备案号:渝ICP备05001204号 渝公网安备 50022902500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