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城口县人民政府 部门街镇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作情况

2023年第一季度“城口好人榜”

日期:2023-04-11

    近日,经各乡镇(街道)和部门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退休不退色,13年坚持农村宣传教育的“70后”老党员唐兆轩;15年践行承诺,1人撑起9口之家的上门女婿杨前海等10位身边好人登上2023年第一季度“城口好人榜”。他们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生活里书写不平凡的故事,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城口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助人为乐(3名)

    罗泽春,男,54岁,巴山镇巴山社区居民。罗泽春曾经打过铁收过废品,大家都喊他“罗铁匠”。2013年,罗泽春把家搬到巴山场镇,开了一家五金经营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铁匠老板。生活好了,罗泽春想着怎样回馈社会。2017年,罗泽春开始了他的爱心之路。一有空,他就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们,陪他们聊聊天;天冷了,他会送去一些应季衣物,让他们穿得更暖些;每年春节,他都会给敬老院送一头年猪,陪老人们吃上一顿“刨汤肉”。到了夏天,他会给环卫工人们送去解暑饮品。每到过年,他还会邀请环卫工人们到火锅店“涮两筷子”,团个年。5年多来,他已累计捐助了40000余元。他说:“我也是过过苦日子的,只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才过上了好日子,就想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希望我做这些事能给我的娃娃树个好的榜样!”2021年12月,城口新闻网以《巴山“铁匠”罗泽春:四年坚守、始终守一“小举动”释放“大温暖”》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巴山镇)

    童全红,男,40岁,中共党员,东安镇客车驾驶员。2018年,童全红成为东安镇客车驾驶员,从此,他用手中的方向盘默默守护着这个小山村。由于坐车的多是学生,而客车只能送到村主干道,因此他总会用自己的车将较远的学生免费送回家。2018年,童全红了解到兴田村有一位家境困难的尿毒症患者每周都要到县城做透析,他便主动提出免费接送,直到2020年12月病人去世,两年多来从无间断。2021年,童全红看到同村肖光军身有残疾,他又主动提出免费接送他的女儿到镇上读书。2022年11月城口县疫情爆发,全县所有学生必须返家。在完成公司的接送任务后,童全红接着又义务将兴田村40余名学生从场镇安全送到家中。次日得知返乡学生需要做核酸检测,他再次主动联系学生,免费接送他们到镇上开展核酸检测。疫情期间,童全红还主动承担起义务接送全村老人到镇里接种疫苗、开展检测核酸的任务。童全红的工作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都说:“他是我们心里最好的一个人。”(推荐单位:东安镇)

    唐兆轩,男,72岁,中共党员,北屏乡人民政府退休干部。2010年,退休后的唐兆轩将一腔热情投入到了北屏乡农村宣传教育工作上。他坚持立足本土文化,将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钱棍舞、快板、山歌、小品等艺术中。为了写出既能体现党的理论,又让百姓愿听愿看的好作品,年过花甲的唐兆轩常常一写就是一个通宵。每次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唐兆轩都主动站出来,既当导演、又当编剧、还当演员。10多年来,他创作了40余首(幅)歌曲、书画,用一个个作品将党的理论送到百姓身边。由于基层群众水平参差不齐,2017年,唐兆轩在家里创办了“乡贤讲堂”,用聊天话家常的方式给乡亲们讲解国家大事小情,成功探索出一条走到群众身边的理论大众化通道。“乡贤讲堂”也是月峰村的群众说事处,6年来唐兆轩成功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00余件,助推了北屏乡乡风文明建设。2021年,唐兆轩被评为城口县社区教育“百姓学习之星”。作为一名老党员,唐兆轩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自己的初心使命。2021年12月,城口新闻网以《朴实无华守初心 发挥余热促振兴》为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北屏乡)


见义勇为(1名)

    刘代奎,男,52岁,高观镇东红村村民。他的邻居李世兵身患严重的矽肺病(三期)和肺气肿,家中又只他一人,刘代奎便时常留意着他的状况。2022年7月26日晚7点30分,正在吃饭的刘代奎听到李世兵家传来一阵动静,想到李世兵近期越发严重的病情,他立刻放下碗筷赶到李世兵家,一进门就看到李世兵呼吸困难、极度痛苦地倒在地上。刘代奎立马拨打了120电话。但如果等待120救护车恐怕会耽搁就医时间,刘代奎立刻和周围群众商议送人到医院。很快,车辆联系好了。但因李世兵家离村级公路较远,社级道路又未硬化,十分泥泞,车辆只能停在最近的村级公路上。刘代奎二话不说背上李世兵便往村级公路上奔去,平时20分钟的路程,刘代奎只用了12分钟就把李世兵安全送到车上。当晚8点10分,李世兵被顺利送到高观镇中心卫生院,抢救期间,刘代奎一直守在病房外,直到李世兵脱离了生命危险,他才放心回家。卫生院的秦医生说:“病人病情很严重,是他的邻居及时送医,为他争取到了时间”。据了解,这并不是刘代奎第一次送李世兵就医,李世兵病重以来,每次急诊他总是守护在李世兵身旁的第一人。推荐单位:高观镇

诚实守信(1名)

    杨前海,男,44岁,龙田乡仓房村村民。他与同村的冉维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2006年,冉维江因矿难身受重伤,临终之际,他将妻子和杨前海叫到跟前,说:“我走了,你就是这个家的男人。”杨前海思虑再三,郑重地点了点头。2008年,杨前海与冉维江的妻子陈长轩结为夫妻,从此,杨前海成了这个特殊家庭的顶梁柱。他对妻子和前夫的三个孩子视如已出,每天上学放学他总要去接送,学费、生活费更是提前保障。对冉维江的父母也是周到孝顺,家里的重活、累活、脏活他总是抢着做。空闲时,会陪着两位老人聊聊天,缓解他们的思子之苦。对待妻子更是一心一意,两人在外务工时,他总是抢着多做一些,减轻妻子的负担。2009年、2011年,他和妻子生下两个孩子,生活开始回归正轨。但2022年,妻子被确诊为神经性骨髓炎,从此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杨前海带着妻子辗转各地求医,从未放弃,在他的照顾下,妻子已经可以自己拿勺吃饭。杨前海用15年践行着他的承诺,而这个承诺他也将继续践行下去。推荐单位:龙田乡

敬业奉献(2名)

    欧正宽,男,45岁,中共党员,城口县蓼子乡第二中心小学校长。1997年,师范毕业的他走上三尺讲台,当起了“孩子王”,这一干他就再也没有停住脚。26年,他一直坚守在交通不便、条件落后的蓼子二小,组织多次要调整他到其他条件更好的单位,都被他婉拒了。他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学校提质行动方案,使蓼子二小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县前茅,2022年更是首次成为了全县第一,并连续四年获得城口县教育系统年终综合督导考核“一等奖”。蓼子二小成了老百姓口中的好学校,周围群众不再为孩子读书而背井离乡。欧正宽深知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每学期他都会带队进村入户对辖区非贫困户家庭孩子实行遍访,弄清辖区学生开学异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做到转出学生明去向,转进学生知来龙,使蓼子二小辖区无一列学生失学辍学。他还多方奔走,争取到西安赛格集团帮扶资金60余万元,让400余人次贫困学生顺利走进了学堂。他常说:“回头想想,感觉确实对不起残疾的爸爸妈妈、也对不起老婆孩子,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内心有愧,但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干成几件实事更有价值?”(推荐单位:蓼子乡)

    余汛,男,36岁,中共党员,咸宜镇青龙村第一书记。2021年5月,他摇身一变,从金融白领变成了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用脚步丈量着青龙村的每一片土地,原本白净的脸庞晒得黝黑,成了村民口中“黑书记”。为助农增收,他借助单位网站“百年粮仓”,积极推介城口土特产。他引导返乡创业青年陈德孟成立“娘心农业”农村电商平台,打造集农产品加工、特色美食、抖音直播及仓储功能为一体的“农家小院”,多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2022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他牵头制定了青龙村路灯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共计85盏,方便群众夜间安全出行。他利用专业优势,帮助全村产业发展大户以及市场主体落实信贷资金100余万元,解决了群众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他将群众“急难”之事放在第一位,协调单位资助15名困难大学生,解决了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驻村以来,他为群众做了一大批实事,办了一大批好事,获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2022年4月,城口手机台以《余汛:尽其所能助振兴 件件实事暖民心》为题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推荐单位:咸宜镇

孝老爱亲(2名)

    彭光云,男,62岁,周溪乡青坪村村民。2018年彭光云的妻子突发疾病,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永远瘫痪在床。当时,大儿子和女儿还未成家,小儿子也正上初中,为了家不散,为了兑现对妻子的“我会待好你”的诺言,彭光云一边照顾妻子,一边扛起家庭重担养育孩子。为了让妻子恢复,彭光云四处求医,为妻子安排健康饮食,坚持定时喂药;妻子大小便不能自理,他不怕脏不怕累为妻子勤换洗衣物;为了能让妻子晚上睡得舒服些,彭光云坚持每晚给她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担心妻子长褥疮、肌肉萎缩,彭光云每天给妻子翻身、按摩、擦洗;天气暖和时,他会为妻子梳洗干净背着她下楼晒太阳,和邻里拉拉家常。五年来彭光云对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赢得了周围群众交口称赞。彭光云说,我不会放弃妻子,一定要让她好好活下去。他期待着有一天奇迹出现,妻子能够站起来。(推荐单位:周溪乡)

    周厚菊,女,33岁,坪坝镇瓦房村村民。2011年,她和丈夫朱博结婚,朱博的母亲早逝,家中有父亲和年迈的爷爷奶奶。2012年,朱博的父亲因意外导致视力一级残疾。为防止公公长期卧床产生褥疮和肌肉萎缩,当时身怀六甲的周厚菊坚持每天给公公翻身、擦拭身体和按摩,十多年来从未间断。2022年7月,朱博的奶奶不慎摔倒,出院后,周厚菊便每天在家中为她进行恢复治疗。为了补贴家用,丈夫决定外出打工,从此,照顾三位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周厚菊一个人身上。有了孩子后,周厚菊的生活更加繁忙。早上6点,她便起床,做饭,送孩子上学,再赶回去喂三位老人吃饭。天气好时,她会轮流推老人们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晒太阳、拉家常。在她的照顾下爷爷奶奶年过九十,身子骨还很硬朗。照顾好家人的同时,周厚菊还计划着如何增收。2014年,周厚菊与小叔子朱恒共同创办了恒登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瓦房村开垦了100余亩车厘子种植基地,建起了城口县现有最大的车厘子采摘观光垂钓综合园。2020年疫情爆发,村里许多年轻人失业,周厚菊便请他们帮忙管理果园,解决了当地28人的就业问题。周厚菊的乐观善良让村里人赞叹不已,“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她抱怨过。她总是笑呵呵地对待每一个人,做好每一件事情,十分不容易,我们都很佩服她。”(推荐单位:坪坝镇)

自强不息(1名)

    范天喜,男,37岁,城口县喜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出生于原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的城口县鸡鸣乡。这里山高坡陡,自然条件艰苦,多种物产无法有效转化为特色商品。为带领鸡鸣乡人民致富增收,2018年,范天喜创办了城口县喜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近5年发展,这以十万元起步的小公司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千万元的大企业,累计带动100多名群众务工增收。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范天喜也没有忘记家乡群众。他帮助村民拓宽市场、为农户提供肥料种子,带领着全村人民共同致富;他坚持为鸡鸣乡小学校捐款万余元资助劝善奖学金;他优先帮助残疾人就业,努力做“有温度的企业、有温度的人”。重庆移动传媒、上游新闻、城口融媒体等对他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推荐单位:鸡鸣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