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 | 城口县人民政府 部门街镇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作情况

阚吉林做客新华网重庆两会会客厅

日期:2021-01-22



主持人:这里是新华网重庆两会会客厅。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重庆市人大代表、中共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做客演播室。吉林书记,您好。

阚吉林:主持人好。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都说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对您来说,什么事让您最难忘?

阚吉林:毫无疑问,是“战疫”与“战贫”。2020年2月,我们以贫困发生率0.42%、漏评率和错退率均为0、群众满意度98.47%的工作成效,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历史性地摘掉了“贫困帽”,实现了城口儿女的千年夙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采取加强版措施巩固成果,剩余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县11596户44719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5.6%降至0。

主持人:能够详细说说城口脱贫的成效吗?

阚吉林:我给大家分享一组数字。

90:我们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2家,发展小微农业市场主体1173个,90%的贫困户与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结,农业产业实现“什么都有、什么都没有”到“体系初步形成”的跨越。

132:我们投入27亿元,改造132所农村薄弱学校,义务教育不漏一人,实现“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的跨越。

5.3:我们投入5.3亿元,改造升级县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县域内就诊率由2015年的75%左右上升到97.26%,基本医疗实现“严重滞后”到“全面提升”的跨越。

5887:我们改造农村“四类对象”危房5887户,全覆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农户2.35万户,农村居住环境实现“亟待改善”到“安全整洁”的跨越。

18.17:我们巩固提升18.17万人饮水安全,实现“四处找水”到“有水自来”的跨越。

136:全县公路路网密度由2014年底的88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136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面貌实现“瓶颈制约”到“较大缓解”的跨越。

脱贫攻坚的成效还远不止这些。5年攻坚奋斗和变迁,我们用战天斗地的精神、感天动地的事迹,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减贫案例、欢天喜地的脱贫新貌。回想起来,始终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城口是革命老区。由此,我也想起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主持人:脱贫之后,一些群众可能仍然有返贫的风险,也可能出现一些新的贫困。城口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巩固脱贫成果?

阚吉林:巩固成果,防止返贫,首要任务是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今年,我们探索建立“八户六策”防止返贫精细化帮扶体系,重点加强对农村边远吊远户、大病户、受灾户、残疾户、独居户、老人户、产业薄弱户、技能薄弱户等8类农村人口返贫风险监测预警,制定就业帮扶、务工奖补、产业扶持、小额信贷、临时救助、专项救助等6类防止返贫精细化政策。

我举个例子。因病致贫,是城口最主要的致贫原因之一。2020年2月脱贫摘帽以后,我们设立了2000万元的医疗救助专项资金,对可能因病返贫的家庭开展专项救助。仅去年,就有2万余人享受到这项政策,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贫问题。后续,我们会确保这个专项资金滚动使用、总量稳定、发挥效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治本之策。

主持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脱贫之后农村工作的重点。您怎么看“衔接”二字?城口怎么来谋划这个“衔接”?

阚吉林: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我认为,脱贫攻坚是集中精力解决农村的绝对贫困问题,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全面的坚实的基础。而乡村振兴则强调乡村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脱贫攻坚的延续和升级。因此,“衔接”二字不仅是有效衔接,更是全面衔接、无缝衔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继承发展”。

首先是经验的传承。脱贫攻坚中,我们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通过实践积累了很多经验,要把这些经验总结完善运用,不摸黑路,少走弯路,闯出新路。

其次是事业的传承。脱贫攻坚中,一些事业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需要持续提升,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奋斗农村高品质生活。比如,农业产业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又比如,易地搬迁要加强基础配套、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再比如,要持续教育引导广大困难群众转变观念,消除“贫困意识”,等等。

对于城口而言,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着眼“五大振兴”抓好有效衔接。产业要实现从“强筋”到“强体”的发展,人才要实现从“提量”到“提质”的发展,文化要实现从“活血”到“造血”的发展,生态要实现从“增效”到“增值”的发展,组织要实现从“聚力”到“聚魂”的发展。

我想,只要做到这五句话,不仅能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还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主持人:在整个衔接中,您认为首要任务是什么?如何推动这个首要任务?

阚吉林: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首要任务不言而喻,就是产业振兴。

城口山大、坡陡、沟深,不适宜发展规模化农业。过去几年,我们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之路,依托“基地+企业+农户+产业”带贫益贫利益联结机制,构建起了“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香菇巴掌田、杂粮鸡窝地、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炕上老腊肉、河里冷水鱼”的产业体系,产业规模是2014年底的2倍。产业有了,市场主体也培育起来了,但技术支撑、标准建设、品牌培育、市场营销仍是短板。我们要从解决产业“有没有”问题,转向解决“好不好”“强不强”问题,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来之不易的农业产业。

用好资源禀赋、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市场主体、推动差异突围,是脱贫攻坚积累的重要的山地农业产业发展经验。以前,城口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广泛,但产业小弱散问题突出。我们引进龙头企业天宝药业,带动发展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种植基地和种植大户,2020年全县中药材产业产值达到6.5亿元,成为真正的“黄金产业”。同样是运用这条经验,城口老腊肉产值达到5亿元,链上企业达到10余家,成为城口的名片,一直供不应求。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把城口老腊肉做到7亿元的产值,让大家都能买上,让更多地方、更多人都能买上。

产业的有效衔接,就是要立足经济发展新格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统筹政府引导性作用、市场基础性作用、企业主体性作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抓实抓好带农益农、产业规模、品牌建设、诚信体系、金融生态、风险防范等重点,推动农业产业与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有效衔接。既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又推动农村需求侧管理,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农村中高收入群体,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经济新格局贡献力量。

主持人: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大家的印象里,城口的生态已经很好了。在衔接中,围绕生态我们怎么设题、破题、解题?

阚吉林:我理解,生态振兴首先是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其次是把生态效益转化好、利用好,真正让良好生态惠及千家万户、千秋万代。

城口是重庆绿都。“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始终坚持“保护生态是城口最大的责任”,不遗余力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守好山、治好水、育好林、管好田、净好湖、护好草。从大处讲,我们要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力量。从小处讲,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向往,做大生态资本,转化生态价值,释放生态红利。

脱贫攻坚中,我们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占比达到60%,对群众增收脱贫的贡献率达到7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老百姓的普遍共识。但我们也认识到,生态效益发挥还不充分。那怎么才能全面系统彻底地激发生态潜力、释放生态红利呢?我们觉得,把生态当成一种资本,开展资本化整合、资本化包装、资本化运作,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运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目前,我们已经在开展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运用,国家储备林项目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2019年开始,我们在全市首批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到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5亿元,完成收储50万亩,探索木材储养、林下经济、森林旅游规模化经营之路,仅林地经营权流转一项每年就为农民创造2500万元收入,迈出生态增值第一步。

下一步,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基本思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就是要盘活生态自然资源、生态气候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生态民俗旅游资源,开展全域生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规划、统一营销推介、对接财政金融项目,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集中、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实现“生态美”到“生态富”的层次升级。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最近重庆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是生态振兴的一部分。能介绍一下城口这方面的情况吗?

阚吉林:在我看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多重意义。第一是铲了穷貌,有了精神。第二是净了环境,多了健康。第三是美了农家,靓了乡村。干净、整洁、靓丽、舒适的乡村,才是人人向往的乡村。

城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启动早、覆盖宽、成效好。我们从脱贫攻坚一开始,就全面启动农村村容户貌“六改三建一美化”(六改:改房、改厨、改沟、改圈、改厕、改陋习,三建:建简易垃圾池、建简易污水处理池、建沼气池,一美化:美化庭院),整体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改造2.35万户。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家家五干净、户户六整齐”(地面干净、圈舍干净、物品干净、吃穿干净、形象干净,棍棒柴草堆码整齐、衣物鞋被叠放整齐、桌椅家居安放整齐、锅碗瓢盆摆放整齐、屋面墙上贴挂整齐、电路线路安装整齐),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乡村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如今,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城口的乡村不比其他地方的乡村差。

今后五年,我们要按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要求,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乡情更美、乡愁更美。

主持人:如果说,脱贫攻坚更侧重于解决农村物质贫困问题,那么在您看来,解决了物质的相对贫困以后,精神层面应当怎么提升呢?

阚吉林:物质脱贫可以集中攻坚,精神脱贫需要久久为功。过去几年,我们持之以恒开展精神扶贫、精神脱贫,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还要持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消除“贫困意识”,真正树立自力更生、不怕困难、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思想。

近期,我们正在全县党员干部队伍中开展“思想大解放行动”专题学习研讨。通过学习研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破除山地意识、小农思想,树立开放发展、勇于创新的担当;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思想,落实奋发图强、勇往直前的责任;破除粗放发展、急功近利思想,树牢绿色发展、稳中求进的意识;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建立敢闯敢干、立说立行的机制;破除畏难退缩、等待观望思想,形成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行动。

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关键一点还在于抓实文化振兴。要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持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此铸魂聚力。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着力推动文化兴盛。

主持人:在您的描述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个更加富足、美丽、和谐、宜居的城口。要建好美丽乡村,必要的保障因素是什么?

阚吉林:我觉得保障有两个,组织的力量和人才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这既是最强的保障,也是最大的动因,更是最大的乘数。

从组织角度看:乡村振兴是对乡村组织的更大考验,需要乡村组织具备升级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聚集人才、服务事业的全方位能力。下一步,就是要坚持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围绕让农民得到更好的组织引领、社会服务、民主参与,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四位一体”的组织格局,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要以村(社区)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村支两委负责人。二是要注重从青年、致富能手、返乡创业者、新乡贤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三是要大力培育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四是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五是要加快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六是要继续推进网格化治理,让乡村振兴、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新时代文明实践四项任务“一网治理”。总之,要让各类组织共同发力,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从人才角度看:2015年以来,我们实施的筑巢引凤人才回引计划,吸引2000余名外出人才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市场返乡创业,成功创办市场主体1400余家,带领1.6万户群众稳定增收。这就是人才在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乘数效应”。实施乡村振兴,要推动“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推动“人才下沉”,发挥政策、资源、土地、产业、项目、金融的引领性和聚集性作用,畅通人才从东部向西部、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从城市到乡村流动机制。要推动“人才回归”,大力发展“归雁经济”,打造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队伍。要推动“人才挖掘”,激活乡贤好人、文化能人、网络达人、市场强人等群体作用,实现人尽其能、才尽其用。

主持人:您心中,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城口,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口?

阚吉林:我期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城口,能建成渝川陕毗邻区县综合交通枢纽、渝川陕合作门户、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把城口建设成为重庆这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北部窗口,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主持人:我们期待着城口早日实现美好愿景。谢谢吉林书记接受我们的访谈。

阚吉林:谢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城口的关心支持。我们相约大巴山,相约新城口。

主持人:再见。

阚吉林: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