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眼睛干痒、耳鸣头晕……春为一年之始,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长而阴气消,此时若不注意,很容易“上火”。
春季为何易上火?
01吃得太多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无肉不欢,体内能量太高,人体消耗不了这么多热量,就会“上火”。
此种情况要尽量控制食量,多吃蔬菜、粗粮,再配合吃一点通脾胃的中药。
02运动太少
肌肉运动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之一,运动量太少,吃下去的能量消耗不掉,也会导致上火。
建议运动起来,热量消耗掉了,上火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03衣着不当
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穿得太多或盖得太厚也易上火,应及时减衣被。
04气机不畅
气机不畅则内热不能及时发散出来,也会出现上火症状。
临床上常见心情郁闷的病人容易脸上长疙瘩;心情紧张导致热在体内运行不畅,气运转不通畅化而为火。
清火药怎么用?
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由于具有良好的清上焦实热之效,被不少人称为“上清三把剑”,也是不少家庭的常备药。
那么,三种药物有什么区别呢?
01上清丸侧重清肺火
本方共十二味药,轻清祛风药占了八种,所以此方偏清上焦之火,侧重于肺,对于一般风热感冒,症见轻度发热、咽喉肿痛等肺卫症者效果较好。
由于此方中黄芩、黄柏、大黄为酒炒,泻下力较缓;且用荆芥比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所用荆芥穗解表作用弱,故本方药性较平和。
02黄连上清丸侧重清肺、胃之火
在上清丸的基础上加入黄连、石膏、旋覆花、蔓荆子、甘草即为黄连上清丸。
黄连清心、胃之火,石膏清肺、胃之火,清热能力强。
方中蔓荆子疏风、散热、止痛,旋复花消痰降气,一升一降,能引清火之药上行,泻下之品趋下。
故本药作用偏于中焦,侧重于胃,适用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中、重度发热,咽喉、口腔疼痛较甚,且咳嗽痰多者。
此药较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慎用。
03牛黄上清丸可清肺、胃、心之火
在黄连上清丸的基础上增加牛黄、冰片为牛黄上清丸。牛黄为清热解毒药,寒凉极品。
冰片清热止痛,开窍醒神,为五官科常用药。
故牛黄上清丸作用偏于上、中焦,侧重于心,感冒高烧甚至伴有昏沉者尤为适用。
药物炮制上,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强调生用,泻火解毒作用力强。
年老体弱、大便溏薄者均不能使用,孕妇忌用。
虽然同属清火药,但每种药物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均有不同,盲目使用非但无效,甚至还会有损于身体健康,故而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