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小到大听到、学到的一些养生方法,有可能是存在误区的,比如以下几条,就是常见的错误认知。
吃蛋黄导致胆固醇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有人说:“我血脂高,不能吃蛋黄”。人体内的胆固醇约75%均是由肝脏合成,仅有25%是外界摄入而来。蛋黄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但食用后并不会被完全吸收。此外,蛋黄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卵磷脂等,其中卵磷脂还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因此,食用蛋黄不仅不会导致胆固醇的升高,还能够补充营养。
清淡饮食=只喝粥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常年吃粥,也有少数讲究药膳的人,通过吃药粥来保养身体。长期吃粥的老年人一般比较消瘦,原因是长期吃粥,人体得到的总热量和营养物质,不够体内消耗,导致营养失衡。所以,经常吃粥和吃药粥虽是养生一法,但不是人人皆宜,除非是身体很虚弱,或是治病需要。清淡饮食的标准是指少油、少盐、少糖,但清淡饮食并不是指只喝粥这种单一的饮食。
大量喝水对身体好
答案是否定的。成人每日所需饮水量应在1200ml-1700ml,如果一天运动量较大,出汗较多,可以相对多喝些水。对于男性而言,每日平均饮水量在1.5-1.8L(6-7杯);而对女性而言,每日平均饮水量在1.3-1.5L(5杯半)就够了。不过,体型、气候、年龄、体力活动等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个体的需水量,个人的真实需水量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但如果在短时间内突然饮用了巨量的水,肾脏来不及排出,多余的水就会进入细胞,导致低钠血症,也就是俗称的“水中毒”,对于有心衰、肾衰的病人,大量喝水还会加重病情。
大量补钙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