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工作情况

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城口县人民医院+城口县交巡警大队,三方接力成功挽救心脏骤停9小时患儿

日期:2022-10-24

2022102110时,城口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例“爆发性心肌炎,恶性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的患儿,是一位只有14岁的小女孩。小林(化名)14岁,花一样的年纪,本来灿烂盛放,本该在安全感满满的校园里,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却被送进了ICU,一个令世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当小朋友送进ICU的那一刻,在场所有医务人员神经紧绷,杨玉书主任、谢珊护士长立即成立抢救小组。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CRRT,埋植临时起搏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随着抢救的进行,患儿的辅助结果也出来了:BNP:2403pg/ml、肌酸激酶:3770u/L、肌酸激酶同工酶:329.4u/L、肌钙蛋白(+),心电图提示:室颤,PICCO提示:CL1.20,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弥漫性心肌搏动减弱,心电图持续提示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杨玉书主任考虑为爆发性心肌炎,持续心肺复苏、电除颤,同时立即通知心内科朱来武教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杨主任告知患儿家属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达95%,家属泣泪跪求说道:“孩子太可怜了,救救孩子吧!她才14岁,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现在只有一种办法可能挽救孩子年轻的生命,那就是上ECMO。”杨主任立即说道。在杨主任的解释下,家属同意上ECMO,杨主任随即联系到重医附二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迅速告知病情后,重医附二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立即出发前往城口。

与此同时城口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点都不敢松懈,4个小时过去了,心电监护上没有出现令人心动的起伏,家属的脸上挂满忧虑,双眼盈满了泪水,凝重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杨主任边安慰家属边对抢救小组大声鼓励道:“有一分生的希望,我们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大家加油!”8小时过去了,医护人员还在不停的按压着,出汗了,来不及擦去,累了,交换,再累了,坚持!与死神的较量总是有太多困难。

下午4时城口县交巡警大队民警严阵以待,为即将到来的重医附二院120做好交通保障。城区市政管网改造,车流量过大,道路情况复杂,但在民警的护送下原本15分钟的路程,仅仅只要了3分钟就到达了县人民医院。

1630分,祈盼以久的重医附二院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带着沉甸甸的设备进入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了5小时路程颠簸,没有丝毫休息,立即投入到抢救中来,评估患儿情况,做好ECMO上机前的各种准备。消毒→铺巾→置管→连接ECMO,一气呵成。滴……滴……滴……心电监护传来了久违而幸福的声音,心跳恢复了,终于结束了长达9小时的心肺复苏,所有医务人员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幸福而满足的笑容。2030分,做好了转运的各种准备,患儿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的团队护送下,踏上了一条漫长的“求生”之路。

这是自城口县人民医院ICU成立以来,在杨凤李书记,廖天湖院长等院领导的关怀下,在杨玉书主任、谢珊护士长的带领下,在ICU团队的不懈奋斗、共同努力下,救治的其中一例危重症患者。这是城口县人民医院建院以来第一次ECMO手术,丰富了我县医疗界的治疗经验,是我县的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历程中的一块具有非凡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是我院心内科,超声科,麻醉科等科室所有人员的辛勤付出,秉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为专业团队的到来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在此特别感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ECMO 团队,城口县交巡警大队的顶力支持,共同接力完成了一个长达9小时的生命奇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