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复函
人资环建委小组:
您提出《关于提升我县旅游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指导!现答复如下:
2022年12月30日,城开高速通至城口县城,标志着城口全面融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交通条件的彻底改变,为城口“周末游”“近郊游”等旅游发展带来红利,城口将拥有就近客源市场900余万人。据城口智慧文旅平台数据统计,仅2023年1-2月,进出城口旅游的通行车次达52.63万,其中县城高速路下道口有18.14万车次,占全域通行车次的34.47%。
同时,城口作为连接西北和西南的重要通道,渝西高铁安康至重庆段于2022年11月30日正式开工,城口与重庆、西安两大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也将在未来短短几年内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城口旅游尤其是“过夜游”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将面临巨大的接待压力。面对可以预见的庞大潜在客户、用户群,我们充分认识到全面提升城口旅游服务能力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因此,我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我县旅游服务能力建设。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今年3月,县文化旅游委、县委办公室组建专题调研组,采取收集资料、实地走访、座谈访谈等方式,对我县大巴山森林人家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城口县大巴山森林人家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县委主要领导决策;同时,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建设任务,成立农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拟定2023年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要点,进一步凝聚各级各部门共识,强化责任,细分工作措施,形成全县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二、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一是摸清总量。组建工作专班,以乡镇为单位,对辖区内登记备案的大巴山森林人家、民宿、农家乐等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摸清企业经营、体量大小、装修规模、民宿风格等基本情况,分类建立管理台账,有序开展质量评定、等级复核、执法监管等工作。二是盘活存量。联合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县登记备案的大巴山森林人家等业主经营现状进行综合评定,按照“注销一批、转型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一户一策制定消纳措施,有效盘活民宿存量,激发发展活力。三是严控增量。参照国家、市级相关旅游市场主体管理标准,加快完善大巴山森林人家行业准入标准,进一步明确大巴山森林人家选址、建设、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行业标准,严格大巴山森林人家等特色民宿登记备案管理,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四是提升质量。探索成立城口民宿行业协会,对大巴山森林人家实行统一宣传营销、统一价格标准、统一内部管理、统一协调解决发展问题的“四统一”管理运营模式,推动乡村民宿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一是健全旅游交通网络。以旅游公路、旅游风景道、运输站(点)、服务区等建设和优化升级为抓手,串联九重山、巴山湖、亢谷等旅游景点景区,打造东西向特色城镇风景道、南北向多彩巴山风景道。依托原有生产便道、河谷便道,对接国家森林步道、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等高标准,突出特色、靓化景观,打造极具乡镇特色的风情体验道。二是加快智慧文旅建设。健全智慧文旅营销体系,建立城口旅游“大数据库”,加快完善“城口智慧旅游指挥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完善数据分析、人车监管、网络预定等各项功能,提升旅游业数字化水平。探索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加强与携程旅行、去哪儿旅游等智慧旅游平台的合作交流,统筹整合全县景区景点、森林人家、宾馆饭店等数据资源,实现县域旅游数字化运营、标准化营销、智慧化监管,着力构建“一个平台管旅游”和“一部手机游城口”的全域智慧旅游发展新格局。三是提质旅游配套服务。推动全县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建设,以全行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带动文旅服务品质提升。加快推进旅游交通指引标识系统、旅游区导览标识系统、旅游服务设施标识系统建设,切实提升全县旅游服务水平。
四、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一是提高贷款贴息补助额度和年限,降低还贷压力。对在城口县内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投资新建或改造的民宿,按照放款银行的信用审核结果,对借款人提供贴息贷款,根据新建与改造的需求,分类放宽贷款贴息额度上限、延长还款期限和贴息时间,使业主可以以市场盈利偿还银行贷款,减轻还贷压力。二是建立等级评定补助,促进提质升级。对在城口县内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投资建设的民宿,按照等级评定高低、星级授牌多少、国际知名程度等情况,给予业主单位一次性资金补助(补助标准由相关部门进行论证),鼓励支持高端民宿企业入驻城口。三是实施过夜游客补助,鼓励开门营业。对在城口县内城市建成区范围以外合法经营且如实进行全国旅馆业旅客入住信息系统登记的民宿或大巴山森林人家,按照接待过夜游客的标准进行补助(过夜天数以全国旅馆业旅客入住信息系统登记结果为准),进一步提高已经注册但未营业的大巴山森林人家业主经营积极性,提升市场接待能力。四是加强旅行社组团奖励,开拓“过夜游”市场。整合资金与政策,加强对一日、两日“过夜游”市场的旅游补助,鼓励旅行社经常性、持续性组团到城口,维持旅游市场的可持续运营。
五、进一步推进市场培育。一是以“盘活存量”应对“市场缺口”。加快推动河鱼两扇门、修齐五彩山庄等集群片区部分停工项目有序复工,探索建立平台公司统一运营和“市场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弥补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对接能力上的不足,有效盘活歇业森林人家。二是以“全季旅游”推动“全域旅游”。以“冰雪+温泉康养”为突破口,启动地热找矿工作和开发冬季玩雪项目,加热城口冬季游;围绕“体育+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季节特点,持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等,打造全季游;深耕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品牌,依托党校红色培训基地和红色研学项目,开发红色旅游。三是以“旅游商品”转化“农特产品”。加强与专业院校、创意商品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包装设计,挖掘品牌内涵。积极开发“小商品”“小包装”等伴手礼,探索打造城口必购等特色品牌,发展旅游后备箱经济,推动城口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四是以“标准化流程化”促进“人才养成”。充分借鉴山东淄博中郝峪村经验,因地制宜出台服务标准、接待标准、服务流程等,构建旅游市场诚信体系,推进重点景区和集群片区餐饮、住宿、娱乐等多方服务标准化,以标准化的服务培育标准化的人才。五是以“精准营销”培育“精准市场”。坚持精准宣传、精准推介、精准营销,实施万开云“种草”计划,根据交通辐射范围,逐步加大对万开云、重庆主城、四川达州等地旅游宣传,推出精品旅游攻略、旅游线路,持续举办文旅节会活动,借助新媒体广告的精准投放对目标人群精准引流。发挥旅行社市场主体作用,提升跨区域旅游线路开发、游客互送接引等专业能力,满足游客跨区域出行需求。
此复函已经牟必韬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回执卡,并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欧小亚
联系电话:13388910866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