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28号提案的复函
城教函〔2023〕 98号
同意公开 办理等级:A
城口县教育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28号提案的复函
杨成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双减”政策下如何构建优质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县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从我县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进行了深入调研,中肯地指出城口“双减”政策下家校共育面临的实际困难。收到您的建议后,我委高度重视,及时会商,深入调研,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各方联动,实事求是,服务大局”原则,运用各级媒体、网络平台等宣传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双减”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学生负担和家长忧虑,为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双减”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全县中小学通过开展大家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让师生和家长进一步领会了“双减”的实质,凝聚起减负共识。2022年暑期开展大家访活动50次,家长开放日活动3次,家长会50余次。三是制定《城口县“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明确行业部门、学校职能职责,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双减”工作纳入常态化考核内容,齐力推动“双减”政策全面落实落地。
二、突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双减”质效。坚持“狠抓重点,注重实效”原则。一是提高师资队伍能力。组织3000余名教师开展新课标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二是内部优化结构。根据专业特长,对新招录的81名全科教师向专业化道路培养。围绕学校紧缺专业教师,进行统筹调配,30余名教师通过城乡教师交流轮岗,20余名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努力解决学校教师不足及专业师资结构性短缺矛盾。三是优化教师绩效考核及弹性上下班制度,关心关爱教师。县教委印发了《城口县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和《城口县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实施方案》,各校结合实际,优化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管理办法,建立落实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归口管理和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批报备制度,减轻学校及教师非教学负担。四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开展教师爱岗敬业专题教育活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县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的通知》《关于开展爱岗敬业专题教育活动追踪问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和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教育三乱”治理,引导教师强师德、勇担当、讲奉献,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五是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在减负提质中的支撑作用。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改“送餐制”为“点餐制”为学校提供专业教研指导服务,秋季学期累计送教、视导20余所学校,200余节课。强化校本教研,落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六是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作用,向课堂要质量。印发《城口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城口县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和《城口县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指导学校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让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和总量,指导学校分年级、分学科建立学生作业布置、公示制度,连续2年组织开展全县学科作业设计大赛,进一步优化了作业设计、布置与批改,辅导与答疑。深入推进课改提质行动、教研月优质课大赛、教学基本功竞赛等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七是全面优化课后服务方案,全力保障课后服务实效。按照“一校一策”优化审定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从“保障时间、保障课程、保障师资、保障资源”四方面实施。按照 “1+N”课后服务模式,推行“作业托管+素质拓展”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作业辅导、自主阅读、体艺活动、劳动体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县共开设800余个社团课程,其中精品社团40余个,不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学校结合实际在完善好教师课后服务补助机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师潜能,选拔专业水平高的在职教师,引进优秀民间艺人,优秀退休教师等组建多样化的学校课后服务队伍,积极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专业化课后服务。鼓励学校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场所、乡土资源等,扩充学校课后服务阵地。如庙坝一小经常性到巴渝红乡教育基地开展活动。高效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平台提升师资水平,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服务课程。
三、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坚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原则。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通过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宣传部、政法委、网信办和教育督导室,开展宣传、督办等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在城口中学建立了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含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成立家长学校40所、社区教育学院1所、乡镇街道社区教育学校25所、社区(村)社区教育中心204个,构建起县、乡、社区三级网络。各社区教育学校和中心利用暑期对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艺术、劳动、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推送生活百科知识微课80余节,参与人数4000余人次。各校通过线上线下对家长培训80余次,引导家长转变育人观念。二是不断完善校外培训监管执法机制。在县教委增设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组,由县教委牵头联合县市场监管、县公安、县民政等部门组建24人的监管执法队伍,采取网格化监管,常态化实施监管,加大了监督整治力度,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逐步规范。三是优化课后服务保障机制。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实施集团化办学,均衡教育发展。印发《城口县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组建不同类型的教育集团10个,涵盖全县50所中小学幼儿园。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引领作用,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下一步,为保障“双减”政策走深走实,我们将吸纳你的建议,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全县教育工作的关心,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此复函已经唐真兴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卡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 系 人:汪芝荣
联系电话:13609449100
邮政编码:405900
城口县教育委员会
2023年6月8日
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协提案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