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的温馨提示

广大市民及家长朋友:
为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深入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关于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特向广大市民及家长朋友发出如下温馨提示:
一、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
孩子学习的主阵地在校内,主渠道在课堂,孩子的学业成长,关键是专注课堂,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不盲目攀比、跟风,应以促进孩子能力提升为出发点,选择孩子真正喜欢、感兴趣的项目和内容,鼓励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签订合同、谨慎缴费。
参加校外培训要理性,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重庆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查看合同内容是否要求家长或学生承担的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超过法定数额或者合理数额,不予退费或限制、阻碍退费等;务必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选课缴费,一次性缴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三、“平安消费”放在第一位。
选择校外培训机构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首先是人身安全,处于危险建筑内的培训机构不要选,资质不全的机构不要选,关注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还要实地察看培训机构的消防设施、硬件设施等情况;其次是消费安全,要选择正常经营状态的合规培训机构,避免“卷钱跑路”风险,可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在应用市场搜索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即可下载)进入全国校外培训机构平台,平台上的机构均有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请您在平台上选机构、选课程、缴费用,平台实行“一课一消”结算,最大限度保障家长权益。
四、熟知正当维权手段
若家长与培训机构发生纠纷时,应及时与机构理性协商,若协商不成功,联系主管部门协调解决(县教委59222342、县消委会59221477、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城口县“双减”随手拍平台举报),若调解仍不成功,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